當拍拖時,許多人往往喜歡努力去尋找對方的優點,以便充當維持感情的助燃物。
他們會努力發掘、努力燃燒……直到新元素被開採完畢了、枯竭了。
這時,許多人就選擇當鴕鳥了,開始欺騙自己了。
把原本對方的不好,想成不錯;把是原本對方的不錯,想成好;把原本是對方的好,想成非常好。
曾經有一位朋友問我:“怎麽樣能最有效減少缺乏道德意識之人的數目。”
我給出的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把道德標準定得很低。
如果“一天亂丟垃圾達5次以上”才算沒道德,標準低了,
達標的人必然會少了,有道德之人也隨之變多了。
如果把同樣的理論套用在尋找個人優點的基礎上,豈不是變相幫一個人增多了其優點嗎?
就好像,假設“一天亂丟垃圾達5次以下”算一個優點,那麽,自然會增加每個人的優點。
這往往都是新元素枯竭后,許多情侶的做法,以用來維持感情。
不過,現實依舊是現實,總是殘酷的。
慢慢地,很多情侶依舊會發掘出對方的缺點。
慢慢地,誰也始終騙不了誰。
慢慢地,那些熱戀時的幻想就會慢慢走上破滅。
慢慢地,現實就擺在眼前。
然而,現實就是那一籮籮彼此的缺點。
當現實出現了,大家的缺點曝光了……就是到達開始考驗兩個人成熟性的時刻了。
我見過很多“未夠秤”、未成年、年輕無知、不成熟的情侶,就是在這個時候分手的。
我覺得,這類小情侶們都受到了大時代影響……
想想看,童話式、偶像劇式的戀愛哪會有可能出現在現實呢?
然而,那些小情侶在追求浪漫、童話故事的同時,往往都被現實擊敗。
是的,我本身是信仰理智派的現實主義。我會嘗試理智地去接受現實,
同時,我還擁有實現式的樂觀思維方式。
總的來說,我會理智、樂觀地去消化那些惡劣、殘酷的現實。
縱然如此,我還是看到那些現實中的美……
套用我常說的一句話:
“在我的看法裏,這世界原本就沒有美麗與醜陋。美麗與醜陋只是一種人的觀點表現方式而已。”
當我面對一段感情時,我是不會盡力發掘對方的優點。
反之,我會先盡力發掘對方的缺點,然後把那些缺點都牢牢記在腦海中。
是的!我就是那麽努力地挖……努力地記……然後,努力地包容。
如果兩個人在一起能夠包容對方的所有缺點,那麽他們還需要擔心將來嗎?
我不贊成單方面的包容。因爲,那就不是包容,就是謙讓。我指的包容是,雙方面的。
彼此了解對方的缺點,包容彼此缺點。
當然,同時間,心裏也得衡量對方優缺點之比……
以比較數學的説法:50分給缺點、50分給優點
如果:優點 - 缺點 > 某個恆數,那麽,結婚就不會是個問題了。
(恆數是自選的,如果要求高,就把恆數定得很高,反之,恆數就比較低)
當然,上述說的,只是數學一些的説法,真正的衡量,其實是在我們的心裏。
換句話說,只有我們能決定自己的幸福……
我本身是相信天長地久的愛情,可是,我覺得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
只有那些嚴嚴肅肅對待人生、認認真真過著生活、思維成熟的人才能得到的。
這就是我不鼓勵學生談戀愛的原因……
有些男學生都不曉得自己人生有何目標,試問他如何確定女生的幸福呢?
有些男生連父母都照顧不了(或連父母都不照顧),
試問,要是女生有理智的話,她怎麽相信那位男生呢?
如果女生能接受上述兩种男生,要是將來得不到幸福,不能天長地久,那麽,她還能怪誰呢?
以上只是兩個小小的例子,事實上,還有非常多不可思議的情況。
可是,偏偏很多女孩依然能“包容”那些不可思議,結果,流淚的惟有自己。
總的來說,我能夠接受缺點,我會學習包容我身邊人的缺點,
同時閒,我不會像上述那位女生那樣盲目包容……
或許,很多人說對了……我是很難有女朋友的,因爲我太理智了,
因爲我很難為愛情盲目,因爲我的恆數很高……
可是,其實我心裏知道,總會有一天,我會忽然變得不理智……
那是因爲,我談戀愛了……
[注:我沒談過戀愛,這些只是我的一些看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