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聖賢非偉人,
既無智慧又無謀。
是是非非我難辨,
徒留淨土在心田。
2010年6月26日星期六
我不談政治
我是個極少評論政治的人,倒是時事就不少。首先,我覺得政治,無論是那些評論的還是所謂的政治家,都是一群鬼。一個個都是各懷鬼胎,鬼打鬼。也許很多人會在此刻痛駡我。可是,熟悉我的人就會知道我是個有話實説的人。當然,我得承認我所說的是不一定對的。可是,無論是否正確,我所說的實實在在地都是我的想法。我不會因討好任何人而去說一些我不想說的話,更不會見風使舵。廣且,我總是覺得想法是沒有所謂對與錯,只是角度問題。舉個例子,在“男人是否比女人優秀”的議論上,男子一定支持男子,女子一定支持女子。這就是角度問題,換句話説,這只是一種利益的取向。哪個角度對他有好處、有利益,他就偏向哪個角度。人,總是這樣的,一點都不稀奇。坦白說,我不會逃避面對人性的醜惡。我自己也是一位普通人,我也有醜惡的一面。我會塙確實實地面對自己的醜惡面,從中盡量作爲改變。縱然很難,我卻一直在努力。寫文章也一樣,無可否認,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不過我還是一直盡力作出客觀、中立的評論。
曾經我就聼過這樣的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我想,我會更相信另一句話,“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爭論”。辦公室裏有辦公室政治,公司有公司政治,國家有國家政治……一切的政治,都只是爲了利益。在各式各樣的政治中,每個人取角度的方式,也就惟有簡單地依據自己的利益所在。我不是什麽偉人,我只是普通人。可是,我會學習客觀、中立地去看政治。可惜的是我知道很多人都是在政治上的取向是非常極端的。例如,甲黨和乙黨是對立的,而假設甲黨是執政黨,乙黨是反對黨。甲黨的支持者會無所不用其技地諷刺、嘲笑、挖苦、狂罵乙黨。更離譜地是,有者更選擇使用非君子伎倆,例如製造不真實新聞、施于暴力、恐嚇等等。與之同時,乙黨支持者也如此對待甲黨。我想,以上的例子是最典型的政治爭論了。面對兩黨,我總是選擇用自己的判斷力去判斷事情,更不會偏向任何一黨。在我的眼裏,往往兩黨都是一樣的,都會實施一些伎倆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當然也包括非君子的伎倆。很多人會說這一切都是政治黑暗。“政治黑暗”這個詞,對我而言,我不會覺得奇怪,因爲就如我之前所說,政治就好像一群餓鬼在爭飯吃,哪有可能是守規矩的呢?面對政治,任何一個黨、任何一位領導、任何一件事,如果做得好,就說好;做得不好,就說不好。千萬別基于哪個黨、哪位領導的背景而去評論。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這樣理智去面對政治。
說了那麽多,我依然還是要說,我並不會去評論政治的。我好好做一個人,吃得人飯,就不想那麽早變成鬼,去吃鬼飯。反正,有朝一日,我也會變鬼的,我並不擔心現在不能當。廣且,我不覺得我能寫出吸引別人的政治評論文章。怎麽說呢?政治文章和一般的文章不同吧。政治文章需要鮮明的立場,更需要尖銳的諷刺手法。對於我這樣一位那麽理智的人,我並不會寫出好的政治評論文章。要是我寫的話,我的政治立場太中立了,根本不能勾起大家的興趣。我想,我還是寫些其他的文章吧,偶爾批評時事,偶爾寫寫對於人生的想法、偶爾風花雪月吧。説到底,我還是要說的那麽一句,和政治相比較,我會更注重我的人生、身邊的事情、時事等。我這輩子都肯定不是一位偉人,更不是一位領導。我會更熱衷於我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反正,我覺得,世上還有更多其他方面的談論價值是會比政治來得高。
說到這,我都不曉得要說些什麽了。我只能應用田園詩人陶淵明的一首詩,來代表我的一些想法。因爲,我也是“慾辨已忘詞”了,突然閒,我也不知道要如何說出自己在這方面的想法。無所謂吧!如果大家和我有心靈相通,一定明白我的。
陶淵明《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還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解釋:
住居在人間,卻聼不到車馬來往的喧鬧,
試問要如何才能做到呢?心離名利、物質的追求、世俗的官場遠了,自然就是寧靜了。
在東籬腑著採菊,仰起頭時,悠然自在地見到廬山,
山景無論早上還是夜晚都是那麽美,傍晚鳥兒結伴飛回巢時,風景也和鳥兒一同回去。
當中蘊藏著人生的真摯,想要說出來,卻不知道如何說起了。
作者通過對於農村的描寫,來形容自己閒適的生活和超脫的心境。我這篇文章想說的,大概就是如此了。詩中的每一句,和我現在心里的想法,真是不温不火。
曾經我就聼過這樣的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我想,我會更相信另一句話,“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爭論”。辦公室裏有辦公室政治,公司有公司政治,國家有國家政治……一切的政治,都只是爲了利益。在各式各樣的政治中,每個人取角度的方式,也就惟有簡單地依據自己的利益所在。我不是什麽偉人,我只是普通人。可是,我會學習客觀、中立地去看政治。可惜的是我知道很多人都是在政治上的取向是非常極端的。例如,甲黨和乙黨是對立的,而假設甲黨是執政黨,乙黨是反對黨。甲黨的支持者會無所不用其技地諷刺、嘲笑、挖苦、狂罵乙黨。更離譜地是,有者更選擇使用非君子伎倆,例如製造不真實新聞、施于暴力、恐嚇等等。與之同時,乙黨支持者也如此對待甲黨。我想,以上的例子是最典型的政治爭論了。面對兩黨,我總是選擇用自己的判斷力去判斷事情,更不會偏向任何一黨。在我的眼裏,往往兩黨都是一樣的,都會實施一些伎倆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當然也包括非君子的伎倆。很多人會說這一切都是政治黑暗。“政治黑暗”這個詞,對我而言,我不會覺得奇怪,因爲就如我之前所說,政治就好像一群餓鬼在爭飯吃,哪有可能是守規矩的呢?面對政治,任何一個黨、任何一位領導、任何一件事,如果做得好,就說好;做得不好,就說不好。千萬別基于哪個黨、哪位領導的背景而去評論。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這樣理智去面對政治。
說了那麽多,我依然還是要說,我並不會去評論政治的。我好好做一個人,吃得人飯,就不想那麽早變成鬼,去吃鬼飯。反正,有朝一日,我也會變鬼的,我並不擔心現在不能當。廣且,我不覺得我能寫出吸引別人的政治評論文章。怎麽說呢?政治文章和一般的文章不同吧。政治文章需要鮮明的立場,更需要尖銳的諷刺手法。對於我這樣一位那麽理智的人,我並不會寫出好的政治評論文章。要是我寫的話,我的政治立場太中立了,根本不能勾起大家的興趣。我想,我還是寫些其他的文章吧,偶爾批評時事,偶爾寫寫對於人生的想法、偶爾風花雪月吧。説到底,我還是要說的那麽一句,和政治相比較,我會更注重我的人生、身邊的事情、時事等。我這輩子都肯定不是一位偉人,更不是一位領導。我會更熱衷於我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反正,我覺得,世上還有更多其他方面的談論價值是會比政治來得高。
說到這,我都不曉得要說些什麽了。我只能應用田園詩人陶淵明的一首詩,來代表我的一些想法。因爲,我也是“慾辨已忘詞”了,突然閒,我也不知道要如何說出自己在這方面的想法。無所謂吧!如果大家和我有心靈相通,一定明白我的。
陶淵明《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還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解釋:
住居在人間,卻聼不到車馬來往的喧鬧,
試問要如何才能做到呢?心離名利、物質的追求、世俗的官場遠了,自然就是寧靜了。
在東籬腑著採菊,仰起頭時,悠然自在地見到廬山,
山景無論早上還是夜晚都是那麽美,傍晚鳥兒結伴飛回巢時,風景也和鳥兒一同回去。
當中蘊藏著人生的真摯,想要說出來,卻不知道如何說起了。
作者通過對於農村的描寫,來形容自己閒適的生活和超脫的心境。我這篇文章想說的,大概就是如此了。詩中的每一句,和我現在心里的想法,真是不温不火。
2010年6月24日星期四
2010年6月21日星期一
獻給半山芭監獄
無數風雨仍屹立,
動人壁畫圍一環。
君與衆人同纏綿,
衆人始終不容君。
半山芭監獄(Pudu Jail)是馬來西亞的一座監獄,建于英殖民時期,位於吉隆坡市中心,臨近吉隆坡金三角。
1891年,當時的英殖民地政府決定花費138,000令吉興建一座監獄,並于1895年落成。監獄佔地10公頃,內有6排建築物,130個囚室,只可容納約600名犯人。隨後,擴建至可容納2000名犯人。同時,此監獄的D座建築物是執行死刑的地點。1983年鄺炎章、曾戴登和林金祥使用超過1,000 個小時在監獄外墻繪上長270公尺的壁畫,創下當時全球最長壁畫記錄。
半山芭監獄于1996年結束其監獄功能,並改爲博物館,以供大衆參觀。然而,爲了拓寬道路和興建商業大廈,該監獄將逐漸被拆卸,並完成其歷史使命。
動人壁畫圍一環。
君與衆人同纏綿,
衆人始終不容君。
半山芭監獄(Pudu Jail)是馬來西亞的一座監獄,建于英殖民時期,位於吉隆坡市中心,臨近吉隆坡金三角。
1891年,當時的英殖民地政府決定花費138,000令吉興建一座監獄,並于1895年落成。監獄佔地10公頃,內有6排建築物,130個囚室,只可容納約600名犯人。隨後,擴建至可容納2000名犯人。同時,此監獄的D座建築物是執行死刑的地點。1983年鄺炎章、曾戴登和林金祥使用超過1,000 個小時在監獄外墻繪上長270公尺的壁畫,創下當時全球最長壁畫記錄。
半山芭監獄于1996年結束其監獄功能,並改爲博物館,以供大衆參觀。然而,爲了拓寬道路和興建商業大廈,該監獄將逐漸被拆卸,並完成其歷史使命。
2010年6月18日星期五
無情人
當我出現時,不必為我感到興奮……
當我離去時,不必為我感到悲哀……
我不需要充滿鮮花的迎接,
更不需要充滿不捨的送別。
正如我來也悄悄,去也得悄悄,
你要麽原諒我,否則忘掉我……
我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位過客,
不經意閒出現在你的生活裏……
因此,你不需要一直惦記著我,
更不必緬懷著我……
千萬別嘗試鍾情于我,
因爲我僅僅是一陣不羁的风,
肆意地在飄蕩著……
不間斷地吹,不輕易地停……
我是一位獨行客……
獨行于屬於我的人行道路上……
其實,茫茫人海中能够相遇是一场缘分,
哪怕只是匆匆擦肩而过……
請你不必極力延續,
更不必努力創造……
就讓緣分隨意出現,隨意消滅吧!
就讓我隨意漂泊吧!
原諒我是個無情人,
否則,請你把我遺忘吧……
當我離去時,不必為我感到悲哀……
我不需要充滿鮮花的迎接,
更不需要充滿不捨的送別。
正如我來也悄悄,去也得悄悄,
你要麽原諒我,否則忘掉我……
我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位過客,
不經意閒出現在你的生活裏……
因此,你不需要一直惦記著我,
更不必緬懷著我……
千萬別嘗試鍾情于我,
因爲我僅僅是一陣不羁的风,
肆意地在飄蕩著……
不間斷地吹,不輕易地停……
我是一位獨行客……
獨行于屬於我的人行道路上……
其實,茫茫人海中能够相遇是一场缘分,
哪怕只是匆匆擦肩而过……
請你不必極力延續,
更不必努力創造……
就讓緣分隨意出現,隨意消滅吧!
就讓我隨意漂泊吧!
原諒我是個無情人,
否則,請你把我遺忘吧……
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談缺點
當拍拖時,許多人往往喜歡努力去尋找對方的優點,以便充當維持感情的助燃物。
他們會努力發掘、努力燃燒……直到新元素被開採完畢了、枯竭了。
這時,許多人就選擇當鴕鳥了,開始欺騙自己了。
把原本對方的不好,想成不錯;把是原本對方的不錯,想成好;把原本是對方的好,想成非常好。
曾經有一位朋友問我:“怎麽樣能最有效減少缺乏道德意識之人的數目。”
我給出的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把道德標準定得很低。
如果“一天亂丟垃圾達5次以上”才算沒道德,標準低了,
達標的人必然會少了,有道德之人也隨之變多了。
如果把同樣的理論套用在尋找個人優點的基礎上,豈不是變相幫一個人增多了其優點嗎?
就好像,假設“一天亂丟垃圾達5次以下”算一個優點,那麽,自然會增加每個人的優點。
這往往都是新元素枯竭后,許多情侶的做法,以用來維持感情。
不過,現實依舊是現實,總是殘酷的。
慢慢地,很多情侶依舊會發掘出對方的缺點。
慢慢地,誰也始終騙不了誰。
慢慢地,那些熱戀時的幻想就會慢慢走上破滅。
慢慢地,現實就擺在眼前。
然而,現實就是那一籮籮彼此的缺點。
當現實出現了,大家的缺點曝光了……就是到達開始考驗兩個人成熟性的時刻了。
我見過很多“未夠秤”、未成年、年輕無知、不成熟的情侶,就是在這個時候分手的。
我覺得,這類小情侶們都受到了大時代影響……
想想看,童話式、偶像劇式的戀愛哪會有可能出現在現實呢?
然而,那些小情侶在追求浪漫、童話故事的同時,往往都被現實擊敗。
是的,我本身是信仰理智派的現實主義。我會嘗試理智地去接受現實,
同時,我還擁有實現式的樂觀思維方式。
總的來說,我會理智、樂觀地去消化那些惡劣、殘酷的現實。
縱然如此,我還是看到那些現實中的美……
套用我常說的一句話:
“在我的看法裏,這世界原本就沒有美麗與醜陋。美麗與醜陋只是一種人的觀點表現方式而已。”
當我面對一段感情時,我是不會盡力發掘對方的優點。
反之,我會先盡力發掘對方的缺點,然後把那些缺點都牢牢記在腦海中。
是的!我就是那麽努力地挖……努力地記……然後,努力地包容。
如果兩個人在一起能夠包容對方的所有缺點,那麽他們還需要擔心將來嗎?
我不贊成單方面的包容。因爲,那就不是包容,就是謙讓。我指的包容是,雙方面的。
彼此了解對方的缺點,包容彼此缺點。
當然,同時間,心裏也得衡量對方優缺點之比……
以比較數學的説法:50分給缺點、50分給優點
如果:優點 - 缺點 > 某個恆數,那麽,結婚就不會是個問題了。
(恆數是自選的,如果要求高,就把恆數定得很高,反之,恆數就比較低)
當然,上述說的,只是數學一些的説法,真正的衡量,其實是在我們的心裏。
換句話說,只有我們能決定自己的幸福……
我本身是相信天長地久的愛情,可是,我覺得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
只有那些嚴嚴肅肅對待人生、認認真真過著生活、思維成熟的人才能得到的。
這就是我不鼓勵學生談戀愛的原因……
有些男學生都不曉得自己人生有何目標,試問他如何確定女生的幸福呢?
有些男生連父母都照顧不了(或連父母都不照顧),
試問,要是女生有理智的話,她怎麽相信那位男生呢?
如果女生能接受上述兩种男生,要是將來得不到幸福,不能天長地久,那麽,她還能怪誰呢?
以上只是兩個小小的例子,事實上,還有非常多不可思議的情況。
可是,偏偏很多女孩依然能“包容”那些不可思議,結果,流淚的惟有自己。
總的來說,我能夠接受缺點,我會學習包容我身邊人的缺點,
同時閒,我不會像上述那位女生那樣盲目包容……
或許,很多人說對了……我是很難有女朋友的,因爲我太理智了,
因爲我很難為愛情盲目,因爲我的恆數很高……
可是,其實我心裏知道,總會有一天,我會忽然變得不理智……
那是因爲,我談戀愛了……
[注:我沒談過戀愛,這些只是我的一些看法]
他們會努力發掘、努力燃燒……直到新元素被開採完畢了、枯竭了。
這時,許多人就選擇當鴕鳥了,開始欺騙自己了。
把原本對方的不好,想成不錯;把是原本對方的不錯,想成好;把原本是對方的好,想成非常好。
曾經有一位朋友問我:“怎麽樣能最有效減少缺乏道德意識之人的數目。”
我給出的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把道德標準定得很低。
如果“一天亂丟垃圾達5次以上”才算沒道德,標準低了,
達標的人必然會少了,有道德之人也隨之變多了。
如果把同樣的理論套用在尋找個人優點的基礎上,豈不是變相幫一個人增多了其優點嗎?
就好像,假設“一天亂丟垃圾達5次以下”算一個優點,那麽,自然會增加每個人的優點。
這往往都是新元素枯竭后,許多情侶的做法,以用來維持感情。
不過,現實依舊是現實,總是殘酷的。
慢慢地,很多情侶依舊會發掘出對方的缺點。
慢慢地,誰也始終騙不了誰。
慢慢地,那些熱戀時的幻想就會慢慢走上破滅。
慢慢地,現實就擺在眼前。
然而,現實就是那一籮籮彼此的缺點。
當現實出現了,大家的缺點曝光了……就是到達開始考驗兩個人成熟性的時刻了。
我見過很多“未夠秤”、未成年、年輕無知、不成熟的情侶,就是在這個時候分手的。
我覺得,這類小情侶們都受到了大時代影響……
想想看,童話式、偶像劇式的戀愛哪會有可能出現在現實呢?
然而,那些小情侶在追求浪漫、童話故事的同時,往往都被現實擊敗。
是的,我本身是信仰理智派的現實主義。我會嘗試理智地去接受現實,
同時,我還擁有實現式的樂觀思維方式。
總的來說,我會理智、樂觀地去消化那些惡劣、殘酷的現實。
縱然如此,我還是看到那些現實中的美……
套用我常說的一句話:
“在我的看法裏,這世界原本就沒有美麗與醜陋。美麗與醜陋只是一種人的觀點表現方式而已。”
當我面對一段感情時,我是不會盡力發掘對方的優點。
反之,我會先盡力發掘對方的缺點,然後把那些缺點都牢牢記在腦海中。
是的!我就是那麽努力地挖……努力地記……然後,努力地包容。
如果兩個人在一起能夠包容對方的所有缺點,那麽他們還需要擔心將來嗎?
我不贊成單方面的包容。因爲,那就不是包容,就是謙讓。我指的包容是,雙方面的。
彼此了解對方的缺點,包容彼此缺點。
當然,同時間,心裏也得衡量對方優缺點之比……
以比較數學的説法:50分給缺點、50分給優點
如果:優點 - 缺點 > 某個恆數,那麽,結婚就不會是個問題了。
(恆數是自選的,如果要求高,就把恆數定得很高,反之,恆數就比較低)
當然,上述說的,只是數學一些的説法,真正的衡量,其實是在我們的心裏。
換句話說,只有我們能決定自己的幸福……
我本身是相信天長地久的愛情,可是,我覺得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
只有那些嚴嚴肅肅對待人生、認認真真過著生活、思維成熟的人才能得到的。
這就是我不鼓勵學生談戀愛的原因……
有些男學生都不曉得自己人生有何目標,試問他如何確定女生的幸福呢?
有些男生連父母都照顧不了(或連父母都不照顧),
試問,要是女生有理智的話,她怎麽相信那位男生呢?
如果女生能接受上述兩种男生,要是將來得不到幸福,不能天長地久,那麽,她還能怪誰呢?
以上只是兩個小小的例子,事實上,還有非常多不可思議的情況。
可是,偏偏很多女孩依然能“包容”那些不可思議,結果,流淚的惟有自己。
總的來說,我能夠接受缺點,我會學習包容我身邊人的缺點,
同時閒,我不會像上述那位女生那樣盲目包容……
或許,很多人說對了……我是很難有女朋友的,因爲我太理智了,
因爲我很難為愛情盲目,因爲我的恆數很高……
可是,其實我心裏知道,總會有一天,我會忽然變得不理智……
那是因爲,我談戀愛了……
[注:我沒談過戀愛,這些只是我的一些看法]
2010年6月1日星期二
有梦最美,行动相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有一个梦想,我想去流浪。其实,我是个很喜欢旅行的人。可是,我不喜欢“被约束”的旅行。我不喜欢那种,跟随一位导游,一大群朋友在一起,跟着时间表、行程表去旅行。换句话说,我喜欢的是当个背包客去流浪,而不喜欢提着行李袋去旅行。我总是有那么一个梦想:有一天,我和几位很熟很熟、无所不谈的朋友,每个人带着自己的背包、手拿着一架相机,到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去流浪。流浪一段时间,数个月、一个月、数个礼拜、一个礼拜、数天……
我很喜欢到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然后,就在街上走走,走大街、走小巷。要停就停,要走就走。不去旅游景点看那些无聊的东西,更不去酒楼吃那些没特色的食物。我要看当地的街道。我要吃小巷的食物。我要用我的相机去捕捉眼前的一切,去拍下那些感动我的事。我更希望,那些简单的照片,能在往后的日子里,时时提醒我关于照片背后的那些故事,还有那些刻骨铭心的回忆。
我想拥有一个心灵上的旅行。我想去看看世界另一个角落的“美”。美,是很抽象的。美,是用心灵去感应的。美,并不是表面的美,而是心灵上的美。我常常在追求着美,那,并不是一个女子样子很美的那种美。我所追求的是那种看似平凡,却当中蕴含着更高层次的美。那种美可能每天就在我们周围出现,可是,因为忙、因为不去欣赏,而被忽略了。我追求的,是那种平凡中却不平凡的美。那种凄凉美、传统美、时空美、自然美、肢体美。。。我要找的,就是平凡中的美。我的梦想,是流浪,是一个寻美的流浪。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想去苏杭寻美。我要寻找中国的美、五千年传统的美、风景的美、民俗的美。我也想去欧洲环游。那里有一种西方文化的美,我觉得那里也有浪漫的美、凄凉的美。那里,仿佛还有一种宁静的美。
我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有着许多很奇怪的梦。有人说,我的想法和我的年龄根本不符。也许,我太早熟了。也许,我经历的和别人不同。也许,我是更加看重自己的生命。不过,我肯定的是,我会比同龄的人,更加向往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更加会把自己的生命变成有意义。
我想我应该是个闷蛋吧。漫画、动画、电脑游戏、电动,在我生命中,是不重要的,也不会出现的,因为在我心中,这些都是很浮浅的东西。我会向往那些更加有意义的东西。我比较喜欢文学,通过文学去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民俗。我比较喜欢追求美,追求高层次的美。有人曾经评论我:“我不懂你的童年怎么过的”。其实,我很想很想告诉他,我的童年不是肤浅渡过的,因为,从小我就是在做着那些比看漫画、看动画、玩电动更有意义的事情。
很多人不了解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我也不知道。反正,无所谓吧。我也不需要别人认同我。我也不需要为了其他人的想法而改变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我,全世界就只有我是我,独一无二的我。
(此文章的原版写于2007年8月29日,这篇是第二版,修订了一些句子,写于2010年6月2日)
編按的话:这是一篇3年前写的文章。坦白说,那个时候,我的写作技巧并不成熟,用词、文章结构、论述方式等等都不及我近期写的那些文章。不过,我依然要重新修订,然后发布。主要的原因,是作为一个检讨,检讨自己是否依然还有3年前的那些梦想。重读一遍后,我觉得自己还是一样,当年的我,和现在的我,还是一样。不同的是,当时的我只是空头说白话,可是,现在的我却积极地实现梦想。从去年的桂林之旅、广州之旅,以至今年的厦门之旅、湖南之旅,甚至是数天后的南京之旅,我依然还是朝着这个梦想走去。为什么我会突然选择在这个时候重新发表此文章呢?主要是因为明天和后天,我就得计划我的南京之旅。而这个时候重看,主要是提醒我、督促我,以便计划一个符合我梦想的流浪……是的!我得寻找美,寻找金陵之美、寻找江南之美……很多人喜欢说梦想,时常都是说时激昂,说后消沉。我希望朋友们都能时时提出梦想,然后,努力去圆梦。只要够坚持、肯努力,梦一定会达成的。我还是那么喜欢台湾名作家刘墉先生的那句话。我得借用他的话来勉励大家,“有梦最美,行动相随”。愿大家拥有梦想,却努力去实现。愿大家梦想成真。
我很喜欢到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然后,就在街上走走,走大街、走小巷。要停就停,要走就走。不去旅游景点看那些无聊的东西,更不去酒楼吃那些没特色的食物。我要看当地的街道。我要吃小巷的食物。我要用我的相机去捕捉眼前的一切,去拍下那些感动我的事。我更希望,那些简单的照片,能在往后的日子里,时时提醒我关于照片背后的那些故事,还有那些刻骨铭心的回忆。
我想拥有一个心灵上的旅行。我想去看看世界另一个角落的“美”。美,是很抽象的。美,是用心灵去感应的。美,并不是表面的美,而是心灵上的美。我常常在追求着美,那,并不是一个女子样子很美的那种美。我所追求的是那种看似平凡,却当中蕴含着更高层次的美。那种美可能每天就在我们周围出现,可是,因为忙、因为不去欣赏,而被忽略了。我追求的,是那种平凡中却不平凡的美。那种凄凉美、传统美、时空美、自然美、肢体美。。。我要找的,就是平凡中的美。我的梦想,是流浪,是一个寻美的流浪。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想去苏杭寻美。我要寻找中国的美、五千年传统的美、风景的美、民俗的美。我也想去欧洲环游。那里有一种西方文化的美,我觉得那里也有浪漫的美、凄凉的美。那里,仿佛还有一种宁静的美。
我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有着许多很奇怪的梦。有人说,我的想法和我的年龄根本不符。也许,我太早熟了。也许,我经历的和别人不同。也许,我是更加看重自己的生命。不过,我肯定的是,我会比同龄的人,更加向往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更加会把自己的生命变成有意义。
我想我应该是个闷蛋吧。漫画、动画、电脑游戏、电动,在我生命中,是不重要的,也不会出现的,因为在我心中,这些都是很浮浅的东西。我会向往那些更加有意义的东西。我比较喜欢文学,通过文学去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民俗。我比较喜欢追求美,追求高层次的美。有人曾经评论我:“我不懂你的童年怎么过的”。其实,我很想很想告诉他,我的童年不是肤浅渡过的,因为,从小我就是在做着那些比看漫画、看动画、玩电动更有意义的事情。
很多人不了解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我也不知道。反正,无所谓吧。我也不需要别人认同我。我也不需要为了其他人的想法而改变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我,全世界就只有我是我,独一无二的我。
(此文章的原版写于2007年8月29日,这篇是第二版,修订了一些句子,写于2010年6月2日)
編按的话:这是一篇3年前写的文章。坦白说,那个时候,我的写作技巧并不成熟,用词、文章结构、论述方式等等都不及我近期写的那些文章。不过,我依然要重新修订,然后发布。主要的原因,是作为一个检讨,检讨自己是否依然还有3年前的那些梦想。重读一遍后,我觉得自己还是一样,当年的我,和现在的我,还是一样。不同的是,当时的我只是空头说白话,可是,现在的我却积极地实现梦想。从去年的桂林之旅、广州之旅,以至今年的厦门之旅、湖南之旅,甚至是数天后的南京之旅,我依然还是朝着这个梦想走去。为什么我会突然选择在这个时候重新发表此文章呢?主要是因为明天和后天,我就得计划我的南京之旅。而这个时候重看,主要是提醒我、督促我,以便计划一个符合我梦想的流浪……是的!我得寻找美,寻找金陵之美、寻找江南之美……很多人喜欢说梦想,时常都是说时激昂,说后消沉。我希望朋友们都能时时提出梦想,然后,努力去圆梦。只要够坚持、肯努力,梦一定会达成的。我还是那么喜欢台湾名作家刘墉先生的那句话。我得借用他的话来勉励大家,“有梦最美,行动相随”。愿大家拥有梦想,却努力去实现。愿大家梦想成真。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