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藝術館都會把那些美麗的作品相互閒保留一段距離。甚至,讓欣賞者坐著賞美的凳子,也會和藝術品保留一段的距離。爲什麽呢?也許套用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布洛的理論可以解釋這現象。
布洛(Edward Bullongh, 1880 - 1934),是一位瑞士心理學家。1912年,他在英國心理學雜誌第五卷第二期發表了《作爲藝術的一個要素與美學原理的“心理距離”》一文中,提出了“心理距離說”。
理論中指出,审美活动必须在主体和对象间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如果距离太大,主客体脱离联系,引不起审美经验。反之,如果距离太小,主客体过于贴近,也同樣會引不起审美经验。所以,距離的把握就得拿捏地剛剛好。太遠了,感覺不了它的美;太近了,發覺不到它的美。有了距離、有了空間,我們才可以真正欣賞到美。
人性,豈不是也是這樣嗎?同樣地,愛情也不是這樣嗎?
愛情豈不是像放風箏一樣嗎?綫在手裏,拉得太緊,風箏飛不起;放得太鬆,風箏就會飛走。當中,也不是符合了布洛教授的理論嗎?
給予戀愛中的朋友們一個忠告:
請緊記:賞美,是需要距離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